鲢鳙鱼又叫花鲢、胖头鱼、包头鱼、大头鱼、黑鲢(还有的地方叫麻鲢)、也有叫雄鱼,外形似鲢,侧扁,是淡水鱼的一种。头部大而宽,头长约为体长的1/3,口亦宽大,稍上翘,眼位低。鲢鳙鱼滤食藻类、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。
特点:口亦宽大,稍上翘,眼位低。
鲢鳙鱼称之为食浮游生物鱼类(planktivorous fish),通过鳃耙滤食藻类、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等,食物组成随环境中的食物来源而有所变化,但很难摄食<10 um的食物颗粒。
鲢鳙也被用于控制水体中大量爆发的蓝藻,称之为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。鲢鳙也用于保水渔业或净水渔业。
鲢鳙是鲢鱼和鳙鱼的合称。
其中鲢鱼是鲤科鲢属淡水鱼类,俗称白鲢、水鲢、跳鲢等,鳙鱼则是鲤科鳙属淡水鱼类,亦称花鲢、胖头鱼、黑鲢等,两种鱼因形态和习性都很相似而常被合称为“鲢鳙鱼”。
形态特征:
鲢鱼:鲢鱼体侧扁、稍高,呈纺锤形,腹部狭窄并具明显腹棱,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,头大,头长约为体长的1/4,吻短,钝圆,口宽,眼小,体被小圆鳞,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,臀鳍中等长,尾鳍深叉状,体背侧面暗灰色,下侧银白色,各鳍呈淡灰色。
鳙鱼:鳙鱼体侧扁、稍高,腹部在腹鳍基部前较圆,后部至肛门前有狭窄的腹棱,头可达体长的1/3,背鳍基部短,胸鳍长,腹鳍末端可达或稍超过肛门,尾鳍深分叉,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微黑,有不规则黑色斑点,腹部灰白色,各鳍灰色并具黑色小斑点。
栖息环境:
鲢鳙是淡水鱼,主要生长在淡水的湖泊、河流、水库以及人工养殖池塘里。鳙鱼多分布在长江流域的下游地区,东北和华北地区少见,而鲢鱼则以湖南、湖北居多。
鲢鱼:
鲢鱼是中上层鱼类,春、夏、秋季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水体中上层活动,冬季则潜至深水区越冬,喜高温,最适生存水温约23~32℃,炎热的夏季食欲最旺盛,个体相仿者群游至水体中上层,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。
鳙鱼:
鳙鱼是中上层鱼类,春、夏、秋季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水体中上层活动,冬季则潜至深水区越冬,喜高温,最适生存温度约25~30℃,炎热的夏季食欲最旺盛,幼鱼及未成熟个体多在沿江湖泊或附属水体中生长、发育。
在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等国家也广泛分布着鲢鳙。这些鲢鳙和鲤鱼、青鱼等鲤形目鲤科鱼类被美国人统称为亚洲鲤鱼。
食物习性:
幼鱼:刚从鱼卵孵化出来的鱼苗吃卵黄。当幼鱼开始自己觅食时,觅食小型的浮游生物。随着小鱼的长大开始觅食更大的浮游生物、无节幼体、小枝角类的水生生物或者是人工投放的饵料。
成年鱼:鳙鱼和鲢鱼在食性上也有明显不同,前者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,平时也会吃一些小蚊虫和轮虫,而鲢鱼在平时则以水面上的藻类物质为主要食物。这两种鱼在生活中喜欢的气味还不相同,鳙鱼喜欢带有腥味的食物,而鲢鱼则喜欢带有酸味和甜味的食物。
鲢鱼和鳙鱼的肉质、口感:
花鲢的肉质细腻,相对白鲢来说,肉质更为紧实,但是吃胖头鱼,主要是为了吃鱼头,花鲢的鱼头富含胶原蛋白,素有胖头鱼就吃头的说法。
白鲢的食用价值就比较低了,因为白鲢的肉质比较松散,而且鱼刺很多,当然,并不是说白鲢没有好吃的做法,相对花鲢而言,白鲢确实更难吃一些。
01
花鲢
鲢鳙鱼又叫花鲢、胖头鱼、包头鱼、大头鱼、黑鲢(还有的地方叫麻鲢)、也有叫雄鱼。是淡水鱼的一种,头部大而宽,头长约为体长的1/3。
鲢鳙鱼(Aristichthys nobilis)又叫花鲢、胖头鱼、包头鱼、大头鱼、黑鲢(还有的地方叫麻鲢)、也有叫雄鱼。外形似鲢。侧扁。是淡水鱼的一种。头部大而宽,头长约为体长的1/3。口亦宽大,稍上翘。眼位低。鲢鳙鱼滤食藻类、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。 鲢鳙鱼称之为食浮游生物鱼类,通过鳃耙滤食藻类、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等,食物组成随环境中的食物来源而有所变化,但很难摄食 鲢鱼性急躁,善跳跃。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。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,在鱼苗阶段主要吃轮虫、枝角类、桡足类等浮游动物,长达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,亦吃豆浆、豆渣粉和米糠等,更喜吃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。适宜在肥水中养殖。也是大型鱼类,在天然河流中可重达30~40公斤。低温季节,食欲减退,但依然摄食,且多集中于河床及湖泊深处越冬。鲢鳙是花鲢。
鲢鳙鱼(Aristichthys nobilis)又叫花鲢、胖头鱼、包头鱼、大头鱼、黑鲢(还有的地方叫麻鲢)、也有叫雄鱼。外形似鲢。侧扁。是淡水鱼的一种。头部大而宽,头长约为体长的1/3。口亦宽大,稍上翘。眼位低。鲢鳙鱼滤食藻类、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。
养鲢鳙鱼主要适合在一些湖区进行,以高邮市界首镇金灯村为例,该村共670多亩网围水面采用河蟹套养鲢鳙鱼的养殖模式,收获时仅鲢鳙鱼一项就增收100万元左右。
网围设施 湖泊四周用2层的聚乙烯网片围栏,网目2厘米左右,中间夹一层密网以防河蟹外逃,网底用卵石作沉子,网箱底部埋入底泥10-15厘米并踩实。四周用毛竹作桩,塑料薄膜围栏,高度高出湖区最高水位50厘米左右。水草种植可在湖区水草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种植野菱等水草。
投放活螺 清明前每亩投放活螺蛳150-200公斤,为河蟹提供天然活性饲料。
鲢鳙是鲢鱼和鳙鱼的合称叫法,鲢鱼也叫白鲢、鲢子,鳙鱼又称胖头、花鲢等。是我国在水库池塘中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种,由于其多以浮游生物为食,在自然界也起到了维持水体平衡的作用。鲢鳙生长迅速,体大力猛,也是钓鱼爱好者们喜欢的一种垂钓鱼种。
鲢鳙鱼称之为食浮游生物鱼类(planktivorous fish),通过鳃耙滤食藻类、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等,食物组成随环境中的食物来源而有所变化,但很难摄食<10 um的食物颗粒。鲢鳙也被用于控制水体中大量爆发的蓝藻,称之为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。 鲢鳙也用于保水渔业或净水渔业。
钓鱼
野钓鳙鲢鱼最常用的是用海竿定点钓。这种钓法针对鲢鱼和鳙鱼的习性钓浮,也就是钓水的中上层。使用专用的大号浮漂将装好钓饵的炸弹钩或者专用饵笼悬 浮在水中。因鳙鲢鱼个体较大,小的有二、三斤,大的十几二十斤。
所以需要选则较硬的海竿,长度在2.1米知3米左右均可,太短或太长都容易造成操作不便。 渔线轮宜采用5000-6000左右的型号,便于回鱼时操作收线,钓鱼社,钓线使用4号至5号的普通海钓线即可,拉力在20-30磅。
海竿定点钓抛竿时需要注意抛 投的准确性,宜选好对岸或水中静止的倒影作为参照物定点,由于定点钓鲢鳙鱼时常使用多根海竿同时做钓,需要在各个标点之间留足空隙,避免中鱼后与邻近的竿 线之间发生缠绕。
鲢鳙肉质细腻,口感滑嫩,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,是淡水鱼中的上品。鲢鳙鱼脑袋大、身子小,头部肉质白嫩,口感鲜美,适合制作鱼头火锅或者剁椒鱼头等菜肴,深受人们喜爱。此外,鲢鱼还可以用来调节胃寒体质,帮助肠道消化,对治疗脾胃虚弱有较好的效果。
因此,可以说鲢鳙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鱼类,值得尝试。